编者按:今年年初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历史罕见的跨季连旱,严峻旱情外加旱涝急转的“洗礼”,给秋粮生产蒙上了一层阴影,对水利工程保障粮食丰产的能力是一个严竣考验。今年我国粮食生产能否持续直线攀升,实现世人瞩目的“八连增”?本报记者日前深入湖北、湖南、吉林、黑龙江等粮食主产省区,深刻挖掘大旱之年水利抗旱减灾的好经验、好做法,探访基层水利体制改革的创新及成效,破解保障粮食丰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水利“密码”。
“还有十多天,就该收稻子了。虽然几个月没下雨,但新建的小农水工程帮了大忙,今年早稻生长和晚稻插秧一点儿都没耽误——秋粮丰收已经是板上钉钉了!”秋风徐徐,望着金灿灿的水稻随风摇曳,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湖北省潜江市熊口镇郭湾村村支书郭友乾早已掩饰不住丰收的喜悦。
“大旱之年不见旱,大灾之年没有灾!这正是水利工程尤其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保障国家粮食丰收最真实的写照和最直观的效益。”湖北省水利厅副巡视员徐义平说。
强健水利根基 大旱之年不见灾
今年到底有多旱?来自湖北省水利厅的数据显示:从去年10月下旬开始,湖北省发生了长达210天的秋冬春夏四季连旱,71个县市的雨量为近60年有记录以来同期最少,江河湖库水位异常偏低,受旱农田面积达1880.7万亩。6月3日,旱涝急转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和城乡渍涝,全省63个县市1183.7万亩农田受灾。
天不帮忙反添乱。旱涝交织的窘境,试图想要一路“秒杀”早稻抢插、中稻泡田插秧以及其他作物生长灌溉效益,更为湖北秋粮丰产罩上了一层阴霾。
殊不知,恰逢水稻黄熟期,金秋的荆楚大地已是稻香四溢,一派丰收在望的光景,悄然完成了粮食生产从过去“逢灾必减”到如今“天干田不干,大旱无大灾”的精彩一跃。
“水是水稻的命根子,没水就是颗粒无收。”潜江市王场镇关户村村委会副主任孙心海站在兴隆河流域的主干渠边向记者介绍,“别看现在干渠里水不少,5月底眼看着就要插秧了,这里一滴水都没有。多亏现在的水利工程四通八达,旱能灌,涝能排,市县水利部门经过四级提灌把汉江水引到家家户户的田块,才保住了插秧用水。”
问起秋粮产量,孙心海低下头粗算一下,嘿嘿地笑了:“今年该浇的水都浇上了,稻子长得饱满,中稻亩产1200斤肯定没问题,算上双季作物,我家7亩地的纯收入能有上万元。”
古谚云:“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它一语道破了从古到今农田水利对粮食增产增收非同寻常的意义。今年中央1号文件更是明确强调“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首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
湖北作为水利大省和粮食主产区,省委书记李鸿忠对水利与粮食的关系自有一番见地:“水利决定粮食丰歉,决定发展速度和质量,影响国计民生。”他表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不仅仅是春种秋收,水利搞不好,粮食保证不了,则影响全局发展。
强基方可固本。与水结缘的荆楚儿女们深知,只有不断扎实地推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为粮食丰收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和坚实保障。近年,湖北已初步形成了江河防洪、排水排涝、灌溉供水三大工程体系,江河干堤长度、大型水库座数、大型排涝泵站装机容量均居全国首位。大力推进服务农业增产增效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大节水灌溉和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力度,不仅有效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增强了农业抗御水旱灾害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提高了农业灌溉保障率和用水效率,有利于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
正因为有强健的农村水利根基,面对今年6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湖北各方才显得如此从容:江河湖库、塘坝等超前蓄水,灌区、泵站、小农水工程等开足马力,通过引蓄提灌等综合措施抗旱,共投入劳力200余万人、设备7.5万台套,完成早稻栽插面积550万亩、中稻栽插面积1895万亩。
建立基层服务体系 科学疗治“最大硬伤”
这里有一组数据:湖北省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之一,以占全国2.4%的耕地面积、3.6%的有效灌溉面积,生产了全国4.6%的粮食。其中,水利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44%左右,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贡献率为37%。由此可见,要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必须要重视和发展农田灌溉。
在过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一直靠集体动员投工投劳。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农民“两工”制度的取消,相应的替代投入机制一直没有建立,导致面广量大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淤塞荒废,不仅存在田间工程不配套等工程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也出现了末梢管理薄弱等工程管理“最后一公里”问题,在抗旱抢收的“节骨眼”有水使不上,干着急。
“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这是今年中央1号文件对于农田水利现状的科学研判。
如何疗伤?水利部副部长李国英在全国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上明确指出,在不断加大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投入力度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
“过去渠道不畅,尤其是放尾水的时候,乡镇领导都扛着被子护渠守水,协调用水矛盾。自从2000年农民用水户协会成立以后,坚持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由用水户自觉投工投劳维修堰塘、水库、渠道,大家把干水利当做自己家的事来做,灌溉效率明显提高。”站在刚刚衬砌完工的干渠旁,当阳市东风三干渠农民用水户协会主席黄立方兴奋地说,协会管理的9座水库去年就蓄满了水,今年这条主干渠刚硬化完就放水灌溉了,抗旱效果立竿见影。过去土渠放一次水要17个小时,现在只要3个小时就搞定。
从农民用水户协会采访出来,正好碰到当阳市玉泉村老村支书雷云武一家在地里收晚稻,正忙得热火朝天。明白我们的来意后,雷云武道出了心里的“小九九”:“我家每亩地给协会交13元水费,就等于收入了1300元。”
这笔账怎么算?他说,在水稻生产里,水利是第一位的。他家稻田在干渠末端,过去常常灌不上水,没有水就等于颗粒无收。今年5月30日正好插秧旺季,渠道里没有水。他找到农民用水户协会,几个小时就把渠道灌满了。有了水,一亩地就有1000多元的收入。这个投入产出相当可观。
如今的荆楚大地,基层水利服务机构以小流域、区域或乡镇为单元,承担着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建设、水利科技推广等公益性职能。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填补了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主体的缺位,担负着受益区内水量分配、水费收取、水事纠纷调解、末级渠系建设与管护等重任。一个个抗旱服务队、喷微灌设施维修队等准公益性专业化服务队伍活跃在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专业化的水利技术服务。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驾车三马”相互联系,互为补充,互为支撑,破解了“政府管不到,集体管不好,群众管不了”的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难题。
产权改革到农户 建设管理到人头
河边桑园随风起舞,山上柑橘含笑点头,庭院经济四季飘香,精养鱼池碧波荡漾……在宜都市五眼泉镇鸡头山村,每隔几户人家,就有一座“塘满水清”的小堰塘,滋润着农民的经果林,妆点着生态水环境,成为农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农村土地承包到户后,归属集体所有的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尤其是堰塘、河垱、渠道等无人管理,年久老化失修,蓄水保水功能日益衰减。可谓“用水的不管水,管水的不用水”,建设与管理严重缺位。
“过去的堰塘满眼都是杂草,渗漏严重,一下雨根本存不住水,白白流走了。庄稼守着堰塘都没水浇,还要去很远的地方买水。”村民邓大珍说。
就像竹篮打水一场空。老百姓过去形象地称做“竹篮堰”“碟子堰”。
近年来,宜都市以推行“受益户公有制”改革为突破口,实施了“堰随田走、受益共有、民主议事、合同管理、合作发展”的小型水利设施改革,直接将使用权划归受益农户,受益户按农田受益面积确定份额,并以合同的形式享受权益,承担相应义务。截至2011年上半年,全市114个村共改革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9715处,占全市小型水利设施总数的74%,受益灌溉面积达92950.8亩,7万多农户领到了《农村小型水利设施权属证书》。
按邓大珍的话说,有了这个证书,就像吃了“定心丸”,管好堰塘更有信心了。自从家门口的过水堰从2007年划归15户人家共同所有后,政府补助3500元,剩下的受益户通过“一事一议”投工投劳,整治后的堰塘可装水1400立方米,确保灌溉11.37亩农田。今年,邓大珍的2.8亩柑橘光纯收入就有上万元。
“这项产权制度改革扭转了过去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使用个个有份,管理人人无责’的状况,解决了政府想管但管不好的事,水利部门难统起来的事,农民单家独户难做起来的事。如今老百姓把水利工程视作自己的‘责任田’,积极管护,分享权益。这是一种‘双赢’。”宜都市副市长程鹏如是说。
宜都市的改革走在了湖北前列,但全省仍有几十万个“碟子堰”尚待整治。李鸿忠在9月9日召开的省委常委会议上表示,大江大湖有水,现在要集中资源、集中力量,下大决心解决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碟子堰”问题。通过政府主导,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修通“最后一公里”支渠、干渠,让“碟子堰”塘满水清。
秋粮丰收看根基,根基强劲看管理。湖北水利保障粮食丰收,离不开强健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打下坚实根基,更离不开完善的基层服务组织体系加强科学管理,这是一条值得借鉴的建管并重兴水路。今年中央决定,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可以预料,未来10年,伴随着水利春天的到来,湖北农村水利根基将越打越牢。